素有我国“短篇小说之王”美誉的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(1640年——1715年),自小被乡邻称作神童,到20岁左右时,在家乡济南府淄川一带,已经成为本地才华横溢的人,他本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人生理想,但在仕途之路上一直不顺利,前前后后参加科举考试几十年,除过获得秀才身份后,再也没有晋升过。
心灰意冷之下,蒲松龄把主要精力逐渐转移到写作上,历时40余年,倾注大半生精力,从民间搜集了大量奇闻异事和狐仙鬼怪故事,然后把它们加工、润色,创作完成了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,为我国文学史留下一笔宝贵财富。
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出788.54万元,占总成交额1.74%,游资资金净流出3868.43万元,占总成交额8.53%,散户资金净流入4656.97万元,占总成交额10.26%。
《聊斋图说》插图
《聊斋志异》首次在康熙十八年(1679年)集结成书,之后,蒲松龄为了追求完美,活到老写到老,不断给书中增加新的篇章,最终让这本著作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,深受各阶层读者的喜爱,是当时非常畅销的书籍,到清朝末年,这本书的影响力依然很强。
慈禧(1835年——1908年)晚年对丹青和神怪故事越来越感兴趣,时常拿起毛笔画一些工笔画,《聊斋志异》中的故事同样很合她的胃口,读这些神怪故事,对她来说是非常好的消遣方式。
蒲松龄
著名商人徐润为了讨好慈禧,花重金在全国各地邀请了一批画师,根据《聊斋志异》里每个短篇故事的内容,特意绘制了725幅设色典雅,构图严谨,造型精美的图画,并邀请擅长写小楷的书法家,用工整的小楷抄写出故事原文,最后跟图画一起装订成高52厘米,宽38厘米的画册,总共装订成48册,并把每册折叠式装裱,组成了一套《聊斋图说》,整套书看起来图文并茂,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一体,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。
又因为书里的图画,大多画得是狐仙鬼怪之类的人物,因此,民间把这些画称作“鬼画”。
《聊斋图说》插图
徐润赶在慈禧60大寿那一天,把这套书作为贺寿大礼送给了慈禧。慈禧收到礼物,笑得合不拢嘴。在后来,徐润的生意越做越大,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人之一,离不开慈禧的关照。
慈禧本身就是《聊斋志异》的忠实读者,自收到这套“鬼画”后,更是魂不守舍,时常拿出来翻看、欣赏。她甚至会把说书先生请到宫廷,让说书先生给她讲聊斋故事,她坐在旁边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画,靠这种方式来消遣时光。
“八国联军”攻陷紫禁城
1900年8月14日,由英、美、法、德、俄、日、意、奥组成的“八国联军”,攻入紫禁城,组团烧杀抢掠,导致我国许多传世之宝被洗劫,继而被强盗们带出境,堂而皇之地展览在他们国家的博物馆里。
强盗闯入时,慈禧于第二日凌晨带着光绪和皇后等人,仓皇出逃,最终逃到古城西安避难。
为了保命,慈禧不得不丢弃了这套被她视作掌中宝的《聊斋图说》。一名俄国士兵发现了散落一地的《聊斋图说》,虽然看不懂里面的“鬼画”和方块汉字究竟是什么,但认为是慈禧遗落的东西,必定是价值连城的宝贝,于是,他把它们捡起来全部带走,大约有46册。
《聊斋图说》插图
《聊斋图说》被抢走后的58年,通过两国交涉,再加上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,没有人再敢小瞧和欺负我们,因此,原苏俄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同意将46册《聊斋图说》物归原主,就这样,失散58年的国宝再次回到了祖国怀抱,被收藏进国家博物馆里。
由于当时的装订技术比较落后,这套《聊斋图说》被慈禧丢掉时,已经散开成单片,俄国士兵抢走的并不是一套完整的图册,至少有两册已经散落民间。
随着2011年某个拍卖公司组织了一场春季拍卖会,《聊斋图说》其中的一册共计14幅“鬼画”,进入大众视野,单幅拍出了较高价格。
《聊斋图说》插图
之后的2013年,在国内另一家知名拍卖公司组织的秋季拍卖会上,另外一册散落于民间的《聊斋图说》,有几张单幅作品出现在拍卖会上,经过众多收藏家竞拍,最终,尺寸大约一平方尺的单幅作品,竟然拍出了9万元的高价。
看到这样的结果,现场专家激动地说,如果是全套《聊斋图说》总共725幅作品的话,完全能拍出6500多万元,绝对算得上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最贵的一幅画册。
遗憾的是,这套《聊斋图说》再也凑不齐当初的725幅全套了配资实盘账户怎么操作,留给世人一种残缺的美。